首页汉语字典腹字的解释
腹

拼音 注音ㄈㄨˋ
部首月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
五笔ETJT 五行 统一码8179
笔顺ノフ一一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
名称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ù(ㄈㄨˋ)

⒈  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间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内脏(通常称“肚子”):腹部。腹膜。腹水。腹泻。腹疾。心腹(喻极亲近的人)。腹稿。腹诽(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。亦作“腹非”)。遗腹子。

⒉  喻地区的前部、内部或中部:腹地。腹背受敌。

⒊  厚:“(冬季之月)冰方盛,水泽腹坚,命取冰。”

⒋  怀抱:“出入腹我。”

异体字

  • ?

汉英互译

abdomen、antinode、paunch、ventro-

相关字词

造字法

形声:从月、复声

English

stomach, belly, abdomen; inside


※ 腹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腹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腹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方六切,音福。《說文》本作腹,厚也。一曰身中。《爾雅·釋詁》腹,厚也。《詩·小雅》出入腹我。《傳》厚也。《箋》腹,懷抱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之月,水澤腹堅。《註》腹,厚也。

《增韻》肚也。《釋名》腹,複也,富也,腸胃之屬,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,其中多品,似富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坤爲腹。《疏》坤能包藏含容,故爲腹也。

凡借以喻物。《詩·周南》赳赳武夫,公侯腹心。《河圖引蜀謠》汶阜之山,江出其腹。

遺腹。《前漢·昭帝紀》泗水戴王有遺腹子煖。

腹疾。《左傳·宣十六年》叔展曰:河魚腹疾柰何。

衣名。《釋名》抱腹,上下有帶,抱裹其腹,上無襠者也。

姓。《戰國策》腹擊爲室而鉅。《註》趙臣。

人名。《史記·燕世家》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。

《韻補》叶音必。《易林》隂寒主疾,水離其室。民飢于食,不病心腹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腹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
厚也。从肉复聲。方六切

说文解字注

(腹)厚也。腹厚曡韵。此與髮拔也、尾微也一例。謂腹之取名。以其厚大。釋名曰。腹、複也。富也。文法同。釋詁、毛傳皆云。腹、厚也。則是引伸之義。謂凡厚者皆可偁腹。如小雅出入腹我、月令水澤腹堅是也。从肉。?聲。方六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