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午字的解释
午

拼音 注音ㄨˇ
部首十部 总笔画4画 结构单一
五笔TFJ 五行 统一码5348
笔顺ノ一一丨
名称撇、横、横、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wǔ(ㄨˇ)

⒈  地支的第七位,属马。

⒉  用于计时:午时(白天十一点到一点)。午间。午饭。午睡。午休。午夜(半夜、子夜)。

⒊  古同“忤”、“迕”,逆,背。

异体字

  • ?

汉英互译

midday、noon

造字法

象形

English

noon; 7th terrestrial branch


※ 午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午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午【子集下】【十部】 康熙筆画:4画,部外筆画:2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疑古切,音五。《說文》牾也。五月隂氣午逆陽,冒地而出也。《徐曰》五月陽極隂生。仵者,正衝之也。

辰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午曰敦牂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斗五月指午。

《廣韻》交也。《韻會》一縱一橫曰旁午,猶言交橫也。《儀禮·特牲饋食》心舌皆去,本末午割之。《註》縱橫割也。《禮·內則》男角女羈。《註》午達曰羈。《疏》度尺而午,令女剪髮,留其頂上,縱橫各一,相通達也。《前漢·霍光傳》使者旁午。《註》旁午,分布也。

舛午,違背也。見《前漢·劉向傳》。

《前漢·劉向傳》水旱飢蝝,蠭午?起。《註》猶雜沓也。

《段成式詩》良人爲漬木瓜水,遮却紅腮交午痕。

《韻會》馬屬午。晉姓司馬,因攺司馬官爲典午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午【卷十四】【午部】

啎也。五月,陰气午逆陽。冒地而出。此予矢同意。凡午之屬皆从午。疑古切

说文解字注

(午)啎也。啎者、屰也。五月侌气啎屰昜。冒地而出也。啎屰各本作午逆。今正。律書曰。午者、陰陽交。故曰午。律曆志曰。咢布於午。天文訓曰。午、仵也。陰氣從下上。與陽相仵逆也。廣雅釋言。午、仵也。按仵卽啎字。四月純陽。五月一陰屰陽。冒地而出。故製字以象其形。古者横直交互謂之午。義之引申也。儀禮度而午。注云。一縱一横曰午。象形。各本無此二字。今補。此與矢同意。矢之首與午相似。皆象貫之而出也。疑古切。五部。凡午之屬皆从午。